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印度六大哲學宗派剖析(課程講義) - 2024(1)

香港道教學院課程講義

202431623(兩課)


撰寫、教授︰林楚菊居士

 

印度正統六大哲學宗派剖析


印度正統──六大哲學宗派

 

日本學者木村泰賢在他的著作《印度哲學宗教史》中指出:「印度為世界無類(筆者按:即沒有同類)之宗教國,又為世界稀有之哲學國。」[1]

1︰《印度哲學宗教史》,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在印度,未嘗有脫離哲學要素的宗教,也未嘗有脫離宗教要素的哲學。要瞭解印度的思想,就不能將宗教與哲學嚴格區分。西方的文化思想把哲學和宗教嚴格區分,認為哲學不能解釋宗教,宗教也不能解釋哲學,筆者甚至看過一部西洋哲學書說不能用任何哲學方法去證明或解釋神是否存在,因為神是否存在是人們的宗教信仰,與哲學無關。但印度古往今來,正是力圖以不同的哲學觀點去解釋宗教,認識神、宇宙、人生奧秘與真理。

印度教是一個擁有不同觀點,多雜並陳的宗教,不像佛教和基督教標榜有一位單一的開創者。印度人稱自己的宗教為永恆的宗教(sanatana-dharma)或煒達的宗教(vaidika-dharma),而不是印度教(Hinduism)。它是由一群古代的聖者在探究宇宙的奧秘和真理時,出於理智的探索且不斷受到天啟而發展出來的宗教。在印度最早時代,理性的思維已被認為是探究宗教信仰的重要手段。印度的宗教即印度的哲學,兩者不可能分割開來。哲學的目的就是要探索永恆的真理,而永恆的真理正是宗教的所在,理智與啟示的結合充分反映印度哲學與宗教的密切關係。哲學在印度稱為darsana,意指「直觀」,即是方法,而稱宗教為mata,意指「被思維的對象」,即是目的,印度的哲學是通往宗教之道。印度教的思想家與西方思想家不同,他們致力使哲學避免成為無用的空談,同時也使宗教避免成為盲目的信仰。日本學者木村泰賢說得非常精彩:

「由吾人觀之,此為印度思想最有絕妙的特色,至少在其形式上,亦為一切宗教哲學之理想典型。何者?人苟以統一知識與情意,充實全人格為理想,則向此理想前進之哲學,在根底上不可不與宗教一致故也。」

 


〈正統與非正統劃分〉


印度的哲學體系可區分為兩類:正統(astika)與非正統(nastika)。所謂正統(astika),梵文的意思是「相信真理的人」(believer),即相信經典所傳達的真理,其意指具備以下的涵義:

(1) 相信死後生命存在的人;

(2) 相信永恆獨一的主宰存在的人;

(3) 相信《煒達》權威的人。


非正統(nastik),其意則相反,梵文意思指「不相信真理的人」(non-believer),即不相信經典所傳達的真理,其涵義即反對以上三者(1)(2)(3)

自沙門思潮(Sramana)發展以來,印度非正統哲學計有順世論(Carvaka)、佛教(Buddha)、耆那教(Jaina)和唯命派(Ajivika)。佛教與耆那教在印度同時代興盛,其始創者佛祖釋迦牟尼和大雄師尊均反對《煒達》的權威,並且反對有獨一主宰神的存在。佛陀更反對人有靈魂,以及《奧義書》所揭示的「自己」(Atma)。佛教最終在印度本土消亡,因為佛陀所否定的正屬印度正統所謂的最高真理,生格拉(Shankara)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要毫不客氣地把佛教等哲學思想的百般錯誤指出來。

耆那教在印度的歷史源流比佛教長得多,耆那教認為人有靈魂,輪迴生命的正是靈魂與不同身體的結合,但沒有主宰神。他們崇拜耆那教共24位祖師,認為祖師都只是人,不是主宰神,他們修行至圓滿而達到最高的天界,不用再輪迴生命,崇拜祖師可以幫助他們達到最高的天界。耆那教在印度曾受孔雀王朝阿衰家王(Ashoka)逼迫,卻一直流傳下來,而且耆那教徒在印度的地位一直受到重視,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如慈悲不殺生)也滲入印度教的信仰中。雖然耆那教屬非正統信仰,即所謂異端,但印度教徒視耆那教徒為維斯阿(Vaisya)種姓,因為他們大多是富裕的商人,印度教徒可以與耆那教徒通婚,但不可與其他教徒通婚。

至於唯命派則長期被正統信仰與非正統信仰(包括佛教和耆那教)所貶低,雖然在印度孔雀王朝初期曾極盛一時,卻因「謗佛」被第三任國王阿衰家王殺絕而一落千丈,最後也如佛教般在印度本土消失。由於唯命派沒有外傳,不像佛教在外地遺留任何文獻和經典,學者只能從其他宗教的文獻知道唯命派的存在。唯命派那「命運早已註定」的思想,雖然被佛教和耆那教嚴正否定,但卻滲入在印度教的信仰中,也是伊斯蘭教和息克教重要的信仰內容。

順世論派是印度早期的唯物論派,屬印度早期沙門思潮之一,曾在大眾中廣為流傳。該派認為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根據感覺經驗認為世界的基本元素是地、水、火和風,意識也是由這四種元素在人體中形成,這就是佛陀所指的「四大」。順世論認為感覺經驗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承認感覺內容和對象的客觀實在性。心和身是統一的,並沒有靈魂存在。身體死亡以後,一切便會消亡,世間並沒有超自然的實體或神的存在。

順世論派就像今日現代社會的無神論派和唯物主義,這是西方社會經過科學與理性主義發展出來的思潮,屬於現代西方文明的世界觀,但在印度卻屬於一個古老的非正統思想,至少距今2500多年前已經出現,現代人唯物主義的思想其實是十分古老的思考方式,佛陀的思想正是由順世論派的思想所發展出來的修行理論和實踐。

自沙門思潮發展以來,印度的正統哲學共計有六派,即數論派(Sankhya)、勝論派(Vaisesika)、正理派(Nyaya)、瑜伽派(Yoga)、彌曼沙派(Mimamsa)和煒丹諦派(Vedanta)

 


數論派


數論派(Sankhya)是巴羅門教正統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派,是印度經典《博伽梵歌》所提到最早的哲學思想,其源流十分古遠,無法知道。但學者認為創始於公元前43世紀(筆者認為學者的看法不能盡信),到公元34世紀達到全盛,是當時佛教的最大論敵。這是因為數論派哲學直指出佛教思想的錯誤,並且對宇宙生成、變化,以及人生在世的目的和修行之道,提供完整的思想指導,這也正正是最早期佛教避而不談的一大缺口,數論派哲學完全提供了答案。

數論派哲學,「數」,梵文稱為「數數」、「考察」,故漢譯為數論。數論派的理論基礎為「因中有果論」,目的是探求世界的起源,他們認為世界萬物有一個終極的原因,稱為原初物質(Prakriti),或本性(Nature),由喜,即實華(Sattwa)、憂,即羅闍(Raja)、暗,即答瑪(Tama)三種性質,稱為三德(Three Gunas/ Triguna)所構成。三德喜、憂、暗是指萬事萬物的三種原初性質(本性)

 

 

l  喜代表光明、愉悅及進步的力量,《數論頌》指代表正法、智慧、離欲和自在;

l  憂代表衝動、行動、興奮、憤怒,繼而憂慮的力量;

l  暗是代表昏沈、墮落和遏止的力量,《數論頌》指代表與實華相反的性質,即非法、非智、愛欲、不自在。

 

此三德本屬靜止的狀態,即處於勢力均衡。當三德失去平衡時,原初物質開始顯現,並演變為世界萬物。三德怎樣會喪失平衡?數論派認為那是因為存在著另一個最高的精神性實體──神我,或稱為真己、元(Purusha/ Primal God)。神我是無始無終的絕對純粹的精神。當它觀照(illuminate)原初物質(Prakriti/ Nature),即與原初物質相結合時,原初物質的三德靜止狀態被打破,萬物開始顯現。


真己/元神(Purusha)觀照原初物(Prakrti)後,從原初物質產生智慧(buddhi),智慧由原初物質產生,故屬物質性,但具有精神作用。從智慧又演化出自我意識(Ahamkara),即區別主體、客體,區別自己和他人的意識。數論派認為一般人自以為的「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自己(Self),更不能代表宇宙精神的神我(元神)(Purusha/Atma)。我們所稱的「我」只是從自我意識進一步演化出11個器官,即5個感覺器官(嗅覺、味覺、視覺、觸覺、聽覺),和五個行動器官(口、手、足、排泄、生殖),以及心(思維)。另一方面,從自我意識產生五個細微元素(色、聲、香、味、觸),從五個細微元素又產生五個粗大元素(地、水、火、風、空)。世界萬物就是這樣產生,人本身和世界萬物都是由自我意識所產生,所以人與世界萬物本質是同等。


數論派認為人之所以在世界上不斷經歷生死輪迴,就是他們不認識世界演化的道路,把身心環境的物質性的自我意識(Ahamkara/ Ego)誤作為真正的自己(Self/Purusha/Atma),追求不放,從而使真己(或元神)被物質束縛,不得解脫自在。這樣當人的身體(即粗身)死亡後,作為原初物質個體化的細身(即靈魂)便在天道、人道及獸道中不斷輪迴。


如果人能夠明白世界演化的道理,不再執著於自我意識(Ahamkara/ Ego),認識到神我/真己(Purusha/ Atma)本來是獨然自存,是永恆不變的主體,超越一切客觀事物,並借助修行方法,例如瑜伽禪定(Dhyana),使神我/元神/真己(Purusha/ Atma/ Self)脫離原初物質/本性/自性(Prakriti/ Nature)的束縛,回歸其寂然獨存的狀態,這就是解脫,就是逍遙自在(Moksha)。人生目的即在於此,達到此目的,一切都不重要,該做的就已經做了,不該做的,也不用做了。


 

圖表︰數論派解釋人與世界的創造

元神(Purusha/Atma/Brahman)

+ /↓

原初物質/本性/自性(Prakriti/Nature)  = 三德(Three Gunas)

智慧(Buddhi) = 物質 + 精神

自我意識 (Ahamkara / Ego)

 

11個器官︰

5個感覺器官—

嗅覺()、味覺()、視覺()

觸覺(皮膚)、聽覺()

5個行動器官—

口、手、足、排泄、生殖

(思維)

五個細微元素︰

色、聲、香、味、觸

五個粗大元素︰

地、水、火、風、空

+ ︰一般學者解釋,數論派認為元神(真己)和原初物質都是同時並存,無始與無終,即《道德經》所指「有」與「無」—「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在《數論頌》中,清楚指出元神是「主」,原初物質是「僕」,元神與原初物質就是主與僕的關係;

↓︰伊斯蘭信仰、奧義書和《道德經》認為元神()是先於物質(),是獨一主宰的精神()創造物質。


數論派哲學為人生解脫的宗教信仰提供理論依據,是印度古遠最早出現的哲學思想。事實上,瑜伽派的修行理論,以及日後興起的煒丹諦派,其哲學思想都離不開數論派哲學,數論派哲學是印度正統哲學的基礎。《數論頌》(Sankhya-karika)是數論派最早期的經典,約產生於公元4世紀,作者為「自在黑天」(Isvarakrsna),該經典原出於仙人「永生者」(Kapila),屬天啟經典,後傳予弟子,至再傳弟子「自在黑天」記述。該經典包括了70段經文和解釋,是數論派哲學理論的根據。

 

佛教僧侶真諦(Paramartha)在公元546(即南北朝末期)將數論派經典帶至中國,並譯成中文《金七十論》。《金七十論》有別於《數論頌》,但作者同樣是「自在黑天」(Isvarakrsna),也是由仙人「永生者」(Kapila)把天界解脫(逍遙自在)的知識傳授給人間,當中包含了72段頌文和解釋,詳細申述人生禍患與解脫之道,直言佛教與無神論哲理的不足之處,難以解除眾生的輪迴網羅,所以說數論派哲學是佛教最大論敵。數論派哲理的解脫知識均出自仙人的啟示,非人類腦袋所能創作而成。

 


勝論派


(Vaiseska),原意為差別、分析,傳說始創人是公元前21世紀的迦那陀(Kanada)。勝論與數論不同,以「因中無果論」作為理論基礎,主張世界是由各種要素聚合而成,幾個要素聚合在一起而產生了一個新的事物,而要素(原因)與新的事物(結果)是性質迥然不同的兩回事,故此稱為「因中無果論」,即結果不能沒有原因而存在,而原因可以沒有結果而存在,例如沒有麥種、泥土、陽光與水份,就不會有麥苗,但沒有麥苗,仍然可以有麥種、泥土、陽光與水份。勝論派哲學認為「沒有因就沒有果(《勝論經》1.2.1),「但卻不是沒有果就沒有因」(《勝論經》1.2.2)可說是對於數論派哲學對萬物生成的進一步和另一方面的解釋。

勝論派主張只有直接知覺與推論才是認識事物的依據,強調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知識。勝論派認為世界上最基本的要素有六種,世界萬物就是由這六種要素聚合而成。這六種要素稱為「六句義」:

 

(1)    實體/

 

真實存在的物質,包括︰

地、水、火、風、空(天空、空間)、時、方(方向)、我(個體靈魂)、意(即心,靈魂與身體器官的聯絡者),共9種。

 

(2)    性質/

 

實體的本質,有些是物質性,有些與心智有關,包括︰

顏色(rupa)、嗅(gandha)、味(rasa)、觸(sparsa)、聲(sabda)

(sankhya)、大小(parimana)、個別(prthakiva)、連結(samyoga)

分離(vibhaga)、遠(paratva)、近(aparatva)、認知(buddhi)、快樂(sukha)、痛苦(dukha)、欲求(iccha)、憎惡(dvesa)、努力(prayatna)、重量(gurutva)、流動(dravatva)、黏性(sneha)、機能(samskara)

(dharma)、惡(adharma),共24種。

(3)    活動/

指物質的動態特徵,

包括︰向上、向下、收縮、擴張、移動,共5種。

 

(4)    共相/

指屬於某一種類的所有事物所存在的普遍特性,

例如︰動物性、人類性。

 

(5)    殊性/

指區別於某個體不同於另一個體的特性。

 

(6)    內屬/和合

l  指不可分割者之間的密切關係,不同於連結(samyoga),連結是指兩個實體的暫時關係,內屬是不可分割的關係。

l  在印度教信仰中,宇宙獨一主宰與每個個體的神我/元神所存在的關係就是全體與部分的關係,即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這是出於勝論派哲學的觀點。

 

 

有關世界的創造,勝論派主張原子論,認為原子是世界最終的物質基礎,是永恆不滅的最小微粒,最基本的形式是地、水、火、風,它們由於「不可見力」的作用而產生運動。他們認為存在著無數性質相異的原子,由這些原子的結合產生了物質世界,結果是由無數原因聚合而成。「因中無果」說從根本上認為原因和結果是不同,原子與由它形成的現象世界是不同質的,結果是一種全新的存在。

原子是依靠「不可見力」組合起來,而「不可見力」也操縱人的生死輪迴,只有斷滅這「不可見力」,才能獲得解脫。他們主張學習「六句義」、修習瑜伽冥想和遵行《煒達》經典,藉此斷滅「不可見力」,達到解脫。勝論派哲學認為「法(Dharma)使人變得崇高,達到至善。崇高是對真理的認知;至善是痛苦的徹底終止,這即是解脫/逍遙。邪惡在於傷害,故不傷(Ahimsa)的思想,早在勝論派哲學中已提及。

勝論派哲學的重要經典包括《勝論經》(Vaiseika-sutra),作者是迦那陀(Kanada),約公元前2世紀人;以及《攝句義法論》(Padarthadharma-samgraha),作者是鉢羅闍思多波陀(Prasastapada),約公元5世紀人。中國的大乘佛教也有保存印度勝論派的經典,唐朝時佛教僧侶玄奘大師(公元602-664)翻譯了《勝宗十句義論》。

 

  

正理派


正理派(Nyaya),意為「正確地推論」,屬邏輯實在主義,學者認為最早產生於公元1世紀。該派認為獲取知識的方法有4種:

(1)    知覺(pratyaksa)

(2)    推理(anumana)

(3)    類比(upamna)

(4)    可信賴的言論,即聖言(sabda)

 

西方的邏輯思維不會解答宗教問題,甚至認為兩者互相衝突,宗教信仰不能以邏輯思維去認識,如何荒謬的信仰教條人們也要接受,如此即稱為堅信。但印度的正理派卻以邏輯思維去證明神的存在,他們相信有一種永恆世界的存在,獨立於所有思維的心靈,須透過邏輯推論建立此信念。正理派的經典《正理花束》(Nyaya Kusumanjali),其主旨就是要論證神的存在,所提出的論證有以下4點:

(1)    世界是一個結果,此結果需要一個有效的原因,包括知識和力量,而神即是此有效的原因。

(2)    自然現象有其一定之規律而不紊亂,呈現出一種有智能的設計,由此世界的設計和自然秩序的控制可知神必然存在。

(3)    如同一種自然秩序存在著,一種道德的規律也同樣存在。此道德規律在於根據善行而給予善果,這必然存在著某種道德主宰者負責賞善懲惡,而神即是道德規律的主宰者。

(4)    另有一種反面的證明,至今為止,無神論者不能以任何有效的方法證明神並不存在。

 

正理派所追求的目標是人生的解脫(逍遙自在),正理派認為每個靈魂皆受其過去的活動所限制而輪迴不已,直至解脫。靈魂經由獲取知識而得到解脫,真實知識能去除「無明」,或稱為「無知」[2]。一旦具有真實知識,靈魂中的缺點,包括欲求、憎惡、錯誤等皆不存在。靈魂中的缺點去除後,行為活動自然終止,出生與憂悲隨之終止,即不用再經歷生死輪迴。痛苦完全停止(apavarga)是正理派所追求的目標,它不是一種快樂的積極狀態,而是一種完全無苦的消極經驗,因為世間一切的快樂均混合不同程度的痛苦。這在印度早期產生的經典《大森林奧義書》中指出︰

「除了梵以外,一切皆邪惡。」(3.5.1)

苦只是邪惡之一,正理派的消極解脫是受《奧義書》的哲理所啟發,與勝論派解脫理論最相近。

2︰瑜伽派經典《瑜伽經》對「無知」或「無明」(ignorance)的定義︰將污穢當作清潔、短暫當作永恆、邪惡當作善良、痛苦當作快樂。數論派經典《數論頌》按程度把「無知」分為︰暗、痴、大痴、重暗、盲暗;即人由暗開始,其無知一直加深至盲暗,看不見絲毫真實,完全盲了。勝論派經典《攝句義法論》把「無明」分為四類︰(1)疑惑、(2)錯覺、(3)不確定或模糊的認識、(4)夢境。

 

        正理派重要的經典有《正理經》(Nyaya-sutra),是印度古代哲學中正理派最早經典,作者是喬答瑪(Gautama/Gotama),約1世紀人;以及《正理花束》(Nyaya Kusumanjali),作者是烏德衍那(Udayana),約10世紀人。

 


瑜伽派


瑜伽(Yoga),意為「套索」,即好像把馬或牛勒好,指用特定的修行方法,使個體靈魂達到與宇宙本源──梵的神秘內屬關係。印度的瑜伽修行法,歷史十分久遠。據印度古老傳說,大概距今7000年前,在岡底斯山脈的神山岡仁波齊峰(Kailash),就有希華神(Shiva)修煉的秘密瑜伽(tantra),此瑜伽流傳於喜瑪拉雅山區。20世紀考古隊從印度河文明遺址中挖掘出一枚印章,該印章出現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希華修煉瑜伽的形象,此考古發現不但證明瑜伽早在印度河文明時已經出現,而且也證明巴羅門教的希華是印度原住民的土著神。印度的瑜伽修行法為各宗各派所接受及重視,是達到人生解脫的實踐方法,甚至印度教非正統的佛教和耆那教都說自己的教主佛祖釋迦牟尼和大雄祖師是在瑜伽中悟道。在大乘佛教的世界模式中,最高境界「無色界」分作四禪天,即冥想入靜的四個層次,這與他們的瑜伽實踐分不開。

瑜伽在印度從古老年代開始已是一種控制心靈的方法,《奧義書》及《薄伽梵歌》[3]均記載有關控制心靈的瑜伽技巧。瑜伽作為一個哲學派別,則出現於公元35世紀。瑜伽派在理論上主要接受數論派的觀點,主要貢獻在對瑜伽修持研究上。柏坦闍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經》(Yoga-sutra),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出現,到公元45世紀成型,是瑜伽派的根本經典。在印度傳說中,柏坦闍利(Patanjali)是神秘人物,擁有人頭蛇身,在簾幕背後將《瑜伽經》教授世人,學者對於柏坦闍利(Patanjali)是何人,認識不詳。

3:《薄伽梵歌》(Bhagawa Gita)的作者據傳說是廣博仙人(Vyasa),其產生年代學術界眾說紛云,上限可至公元前10世紀,下限到公元4世紀。印度很多經典均是長期逐漸演化、定型而成。《薄伽梵歌》是《奧義書》的精華所在,出自印度史詩《瑪哈巴羅多》(Mahabharata)其中一章,是公元8世紀生格拉(Shankara)把《薄伽梵歌》普及至大眾,生格拉也為《薄伽梵歌》和《瑜伽經》作了註解。

 

          現存《瑜伽經》分為四個部分︰

() 三瑪地(Samadhi Pada),即瑜伽修行達到的境界;

() 法門(Sadhana Pada),即瑜伽修行的各種方法;

() 光榮(Vibhuti Pada),即瑜伽修行可達到的成果;

() 獨存(Kaivalya Pada),即瑜伽修行的最終境界。

 

        《瑜伽經》是由簡短的句子所組成,以給後人作註解,古傳下來的《瑜伽經》附上廣博仙人(Vyasa)的註解。廣博仙人是印度多部經典的集成者,其身世在印度史詩《瑪哈巴羅多》(Mahabharata)中有描述,但在歷史上是否有其人,學者置之不詳。至公元8世紀,生格拉也有為《瑜伽經》作了註解,此註本在近代才被學者發現。

瑜伽派認為精神透過心靈(citta)的作用而活動、享樂及受苦,心靈往往受到世俗的欲求所擾動,為使心靈脫離物質的箝制,必須提升個人的精神境界,使心靈平靜,以精神力量去除痛苦及煩惱。如何去除痛苦並克制心智活動?這必須透過精神持續的精進以達至平靜,唯有長期的實踐才可以達到。在《瑜伽經》中提到很多有關修行的知識和實踐理論,其中第二部分法門(Sadhana)中提出的實踐方法分為八支(Anga),即八個法門:

 

(一) 禁制(yama),即必須禁止的行為,包括:

 

(1)    不傷害(ahimsa)

(2)    不妄語(即誠實語Satya)

(3)    不偷盜(asteya)

(4)    不淫(即獨身brahmacharya))

(5)    不貪(即捨離一切所有aparigraha)

 

這等同於佛陀時代僧侶所遵守的五戒。其中「不傷害」(ahimsa)是指在思想、言語和行為上對眾生不作任何傷害。在勝論派經典《勝論經》中指出︰

「邪惡在於傷害。」(6.1.7)

傷害的舉動使人的心靈在污穢中不得清靜。此外,「不貪」(aparigraha)也隱含不接受任何禮物與餽贈。

 

(二) 勸制(niyama),即必須奉行的規定,包括:

 

(1)    清靜/純潔(sauca)

(2)    知足(santosa)

(3)    苦行(tapas)

(4)    研讀《煒達》經典(svadhyaya)

(5)    敬拜(即冥想)自在天(isvara-pranidhana)

 

自在天即宇宙獨一主宰,《瑜伽經》認為敬拜自在天能去除修行者的煩惱孽障,有助心靈精進,修行者進行沉思冥想,就是以精神去崇拜神。印度的瑜伽修行不能脫離敬拜神,而且是獨一至上(太上)的神,不是諸多神明。

 

(三) 坐姿(asana),即冥想時的坐法,廣博仙人的註解舉出不同坐姿並加以敘述,但《瑜伽經》的作者只將坐姿定義為「凡穩固且可導致快樂者」,穩固的坐姿主要有助心靈達到專一,當心靈專一時,身體自然固定不動且鬆弛。

 

(四) 調息(pranayama),即呼吸控制法。心靈沉靜專注的人,呼吸不但有規律,而且緩慢。若可使呼吸既有規律且緩慢,甚至可中止一段時間,這有助於心靈的自制。瑜伽的呼吸控制法目的是使入息和出息可更細長,且延長中止呼吸的時間。

 

(五) 制感(pratyahara),即收歛感官,把身體各感官的對外作用內歛不用,使其處於沒有感受與思慮的「空」狀態,目的是透過馴服外馳的感官以馴服擾動的心靈。這也是《道德經》所指︰

 

「塞其兌(孔竅),閉其門,終身不勤(指憂、勞、病)。」(52)

 

(六) 專注(dharana),即將浮動的心靈專注於某一具體對象,可以是身體的不同部位及呼吸、大自然現象、聲音、師尊、神明、經文或概念(例如和平、友愛、妙樂等),使心靈靜止,安定不動,即「守一」。




(七) 禪定(dhyana),上部的專注需要耐性把思維穩定下來,起初思想容易不知不覺溜走,便要把它找住。當專注能夠穩定下來,在「一」的思想中綿綿不斷,就是進一步禪定的境界,即思維沉靜而不受影響,冥想的具體對象變得抽象,且延續至較長時間。中國佛教禪宗就是來自於這禪定的功夫,而發展出來的派別。菩提達瑪是禪宗第一祖,在印度也是,在中國也是。原始佛教即從佛祖釋迦牟尼開始,以及後來出現的大乘佛教,從來沒有禪宗此派別流傳。

 

(八) 凝定(Samadhi),又稱三瑪地、三昧,指心靈最終不動的狀態。Sama在梵文的意思是平靜、均一,Samadhi即「平靜的境界」,也即是道教《太上清靜經》所指的「常清靜」,是瑜伽的最高境界,元神/真己(Purusha/Atma/Self)從心或思維(mind/mana)與物的束縛中獨立出來,即《瑜伽經》所謂的獨存(Kaivalya),使人達到解脫。真正的自己(Self)就是元神(Primal God),即「道法自然」,最後凝定的境界是「自然」而來,強求不得。之前的專注和禪定是思維(mind/mana)的控制,最後真己(Self/ Atma/ Purusha)獨立於思維,達到精神至上真實的境界。

 

上述的八個法門是同時間實踐,並不是指由一個階段達到另一個階段,所以絕對不會有佛教大學證書課程的出現。瑜伽最後三階段:專注、禪定、凝定,代表靜心專一的不同層次,三者為一,即《瑜伽經》所指的Samyama。《瑜伽經》的修行方法絕對是精簡,不是繁複,是歸真,歸一的修行方法,完全不像佛教具有繁瑣多重的層級境界,以及繁瑣的「萬法」存在。

精神達到最高境界可產生超自然力量,即稱為神通(vibhutis)或完美成就(siddhis),這是瑜伽修習自然發生的力量,不由修行者決定有與無,也不應追求,因為瑜伽的最終目的是與至上的精(即主宰神)結合,使精神脫離物質而獨存,即印度教各宗各派追求人生解脫的一貫目的。追求神通者,必然會著魔。在《瑜伽經》中指出,擁有神通,例如能占卜算命,對認識外在世界是成就,對內修行是障礙。占卜算命為求世間福樂,趨吉避凶,這是對世間有所求之故。瑜伽修行者應對世間一無所求,專心內在的心靈恬靜、祥和。《瑜伽經》也指出修行者在冥想時,沒有興趣知道自己往世的經歷,因為這些都不是元神/真己(Purusha/Atma)。即使知道,也不感興趣。這種達到對世間一無所求的解脫境界絕對不容易達到,不過瑜伽修習者即使達不到人生解脫,逍遙於物外,最低程度可以達到身心健康,辦事清醒、有效率、有良知。

 

 

彌曼沙派


彌曼沙(Mimansa),原意為「考察」,主要是指考察祭祀的意義。相傳其創始人為堵彌尼(Jaimini)(約公元前400),他所著的《彌曼沙經》(Mimansa-sutra)是該派最早期的經典;另外是《頌釋補》(Slokavartika),也是彌曼沙派重要的典籍,作者是古馬立拉(Kumarila),約公元8世紀人。彌曼沙派把《煒達》祭祀禮儀作為探索對象,他們把按《煒達》規定所進行的祭祀稱作「法」,認為由此而產生一種稱為「無前」的力量,即在祭祀之前並不存在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使人實現願生,即隨緣選擇出生環境,乃至帶來解脫。按最早期產生的《煒達》詩頌──〈梨俱煒達〉,當時雅利安人的信仰比較樂觀入世,人生最大目標就是死後進入天國(svarga),得享天國的福樂。早期的彌曼沙派也以此為目標,他們認為通過祭祀可使人得到現世和後世的福樂,但後來的彌曼沙派放棄此看法,與其他印度哲學宗派同樣主張解脫(Moksha)為人類的終極目標。他們認為解脫是真己(Self)純淨狀態,在此狀態中,靈魂無善惡之別。正如禪宗六祖惠能在《壇經》〈行由品第一〉中對欲追殺他的惠明上座(即教授師)所說: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即正在此時),那個是明上座(即惠明)本來面目。」


如何達到解脫──逍遙自在?他們認為就是要克盡人生的職責和義務,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義務就是舉行祭祀,祭祀本身有其神秘的力量及目的。有關祭祀的神秘力量,彌漫沙派提出聲常住說,他們認為既然《煒達》的聖言就是真理,那麼裡面必有永住的神秘力量,這種力量就是與語言相伴的聲音,也即是祭祀咒語(Mantras)中所發揮的常住不變的聲音。他們認為一切概念和語言都是「梵」通過人們發出的聲音而產生,因此都是「梵」各種屬性的表現。人們在祭祀時,通過祈禱可以使《煒達》聖言產生左右一切的力量。普通人的聲音,可以是《煒達》聖言的顯現,帶來神奇的力量。


彌曼沙派的聲常住說,是對印度古代關於聲音的神秘觀念的繼承和發展。在《煒達》〈梵書〉中,「唵」(Om)字真言有無限神秘的力量,後來的《歌者奧義書》更直接把「唵」字等同於「梵」。數論派認為Om是三德(three gunas)即喜(Sattwa)、憂(Rajas)和暗(Tamas)三種原始屬性的組合,是宇宙創始的第一聲音。印度的其他哲學宗派對「唵」(Om)字的神聖意義同樣堅信不移,這與印度極度重視祭祀和咒語的傳統有密切的關係。


息克教的開山祖師師尊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他所教導的瑜伽冥想是自然瑜伽(Sahaja Yoga),也是聲音瑜伽(Nad Yoga)。所謂「自然瑜伽」是指他所教導的瑜伽冥想,其成就如一棵樹自然成長,不為人工做作強行而成;所謂「聲音瑜伽」就是冥想時專注一些特定的單音,繼而是靜聽身體內發出的聲音,此內在的聲音即是宇宙發出的聲響,使人達至寧靜、祥和、忘我的境界,即《瑜伽經》所指最高的凝定(Samadhi)



煒丹諦派──主導印度正統哲理


煒丹諦(Vedanta),梵文的意思為「煒達的終結」,它由Vedaanta兩字組合而成,Veda即煒達,而anta即如英語的end,即終結之意。《奧義書》被稱為煒丹諦,因為它是組成《煒達》的結尾部分(參看輔助資料()〈《煒達》組成〉),同時指出《奧義書》是《煒達》思想的精華,即《煒達》的目的可見於《奧義書》,將《奧義書》視為其根本經典的哲學宗派稱為煒丹諦。


彌曼沙派和煒丹諦派皆忠於《煒達》的權威,認為《煒達》為至上的知識,所不同者是彌曼沙派認為《煒達》中祭祀儀式是最為重要的部分,而煒丹諦派則尋求《煒達》的哲理部分。彌漫沙派認為要達到人生的解脫,就是要克盡人生的職責和義務,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義務就是舉行祭祀,而祭祀本身有其神秘的力量及目的。這一信仰是公元8世紀煒丹諦派興起者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 公元788-820)所力圖否定,生格拉認為只有真正的知識才可以使人脫離輪迴的網羅,遵循宗教禮儀和祭祀,並不能使人獲得生命的至上目標,因為一切行為與「無知」沒有衝突,所有人都在無明幻相的網羅之中,祭祀與天堂、地獄只是無明幻相的種種狀態。只有透過「梵」(Brahman)與「真己」(Atman/Self)的知識,才可以使人得到生命最終的解脫(逍遙自在)。生格拉曾與彌漫沙派傳人曼陀納.彌室羅(Mandana Mishra, 公元675-725)進行激烈的辯論,最後生格拉說服曼陀納.彌室羅放棄彌漫沙派哲理,出家成為煒丹諦派的宣導者。


 煒丹諦作為一個哲學派別,約出現於公元1世紀左右,當時一位名叫跋達羅衍那(Badarayana)的哲學家編寫一部《煒丹諦經》(Vedanta-sutra),闡述並發揮《奧義書》的中心思想──梵己合一的理論。《煒丹諦經》後來又被稱為《梵經》(Brahma-sutra),成為煒丹諦派的基本經典,現存的《梵經》滲雜了後人增補的成份,約成型於公元4世紀,生格拉曾為《梵經》作了註解。


煒丹諦派的興起,始於公元8世紀生格拉的倡導,生格拉就是煒丹諦派的第一祖,所以被稱為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Adi 就是第一、元始的意思,Archarya 就是師尊的意思。從生格拉第一祖開始至今還承傳不絕,生格拉師尊及其傳人均被稱為Jagadguru,即全宇宙的師尊,蓋煒丹諦哲學所述的真理是全世界、全宇宙的真理,終極實相(Ultimate Reality),超越一切宗教信仰之上。

 

 

 煒丹諦三經〉


煒丹諦派的根本經典有三部,即《奧義書》、《梵經》和《薄伽梵歌》,合稱煒丹諦「三經」。「三經」闡述同一哲理,分別代表煒丹諦哲學思想的不同發展階段。《奧義書》提出「梵己一如」的理論,是形成階段;《薄伽梵歌》繼承這一理論,是《奧義書》的精華,是發展階段;最後《梵經》發揮這一理論,完善煒丹諦學說,標示著成熟階段。


《薄伽梵歌》又譯《世尊歌》,此書原屬史詩《瑪哈巴羅多》(Mahabharata)第六篇〈毗濕瑪篇〉(Bheeshma Parva),分18章,共700頌,大約成書於公元前5世紀,作者是廣博仙人,又稱毗耶沙(Vyasa),也就是史詩的作者。《薄伽梵歌》繼承了《奧義書》關於最高梵的學說,最高梵是絕對的真理、惟一無二,與內在的真己同一,只能從內心去體會,不能用語言文字去描述。《薄伽梵歌》認為絕對的梵既有無形相的一面(Nirguna) ──無極,也有其形相的一面(Saguna),即作為被人格化般描述的神和自在天(主宰)。梵、神、自在天,三者是同一真理的異名。神即最高「真己」,既與梵同一,又住在人們的心中作為一個靜觀者的意識。公元8世紀生格拉把《薄伽梵歌》普及民間,並為《薄伽梵歌》作了註釋,民間主要靠誦讀《薄伽梵歌》以認識《奧義書》的真理。在《薄伽梵歌》中所引述的哲學思想,只有數論派哲學(Sankhya),數論派哲學與《奧義書》以及煒丹諦哲學同出一轅。

《梵經》由555條格言式的短句組成,共分四章︰

l  第一章指出梵是至上的實在,所有《煒達》典籍皆以梵為其目的;

l  第二章提出批評者的反對意見,並指出其批評站不住腳;

l  第三章教導獲取梵的方法,即破除無明,達到梵己合一;

l  第四章討論梵知識的成果。

 

該經書本身晦澀難懂,以致後代大多數煒丹諦哲學家各按各自的理解對它進行注釋,生格拉(Shankara公元788-820)的注釋是這些注釋中最權威的作品。

公元8世紀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是煒丹諦派的集大成者、興起者,他是印度至今最受重視的宗教改革者及思想家,也可稱為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這是學術界對生格拉的高度評價。煒丹諦派不是生格拉所創作的思想,而是他把《奧義書》的真理最真確、簡明地闡述出來,他對印度經典的註釋和有關煒丹諦哲理的著作,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可以超越他,時至今日,人們要認識《奧義書》哲理,必定要看生格拉的註釋和著作。

 

元首生格拉師尊(Adi Shankaracharya)在他的著作《辨智冠玉》(Vivekchudamani)580段詩句中最後部分說明,其著述目的是要用最清楚、明白的文字表達煒丹諦真理,目的是要讓人們容易明白,不會誤解入迷途。事實上,元首生格拉師尊還有其他詩頌都是清楚、簡單地表述煒丹諦真理,毫不像其他宗教深奧難懂的經書,煒丹諦哲理絕對不會讓人走入迷宮,而是把迷宮打碎。


 

煒丹諦不二論〉


生格拉繼承了煒丹諦派學者喬荼波陀(Gaudapada)的「不二論」傳統。印度傳統上認為喬荼波陀是生格拉的祖師,是生格拉的老師喬頻陀(Govinda)的老師。喬荼波陀的生平不詳,只有一些傳說。「不二論」認為梵是世界的最高原理,超越時間、空間、一切概念與範疇,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也是不可思議的絕對實在,而「己」則是一種相對的、經驗的實在。「梵」與「己」在形相上雖然不同,但本質上完全一致,猶如瓶中的小虛空與瓶外的大虛空本質上完全相同。由於煒丹諦派特別強調「梵」、「己」同一不二,故稱此學說為「不二論」。

煒丹諦派的哲學理論影響深遠,流傳廣泛,其主要理論至今還影響著佔印度總人口70%的印度教徒,是印度教的正統主導思想,而生格拉正是煒丹諦派最具權威的思想家。生格拉與佛陀一樣,所關心的是人類脫離痛苦與束縛的問題,而不是宗教上的儀式崇拜,他所探討的是絕對觀念的梵與個體靈魂的我(自己)之間的關係。生格拉被後世評為「假面的佛教徒」,筆者認為是大佛教主義的偏見,即使早期佛教時代佛陀本人的修行,也可從《奧義書》中找到相似的地方。佛陀的思想屬於非正統的順世論派,正是生格拉要去除此錯誤思想,返回真理的源頭,不像佛陀的後人對真理作諸多百般的猜想和描述。筆者認為生格拉比佛陀的精神境界更高,才可以看到佛教的錯誤思想,毫不客氣地、清楚地指出來。一般人都在佛陀之下,所以看不見,也不敢承認佛陀的錯誤。


生格拉是首位確立不二論的偉大思想家,不二論的哲學源頭來自《奧義書》梵己同一的思想。在《奧義書》中早有一些名句指出此思想,例如:

「此我即是梵」(ayam atma brahma)

「那個即是你」(tat tvam asi)

「這是它」(Etad vai Tat)

「我是梵」(Aham Brahmasmi)



〈此世界是梵的夢境〉


生格拉認為梵通過一種幻力,梵文稱為瑪耶(Maya),而創造了世界,此幻力是現實世界的真正「種子」。瑪耶的意思即是:不是(ma)那個(ya),它是宇宙獨一主宰即梵不可思議力量的呈現,它遮蔽了真實並投射出非真實。遮蔽的力量稱為avarana ,而投射的力量稱為viksepa,例如一個苦力誤以為自己是皇帝,那是因為他真正的身分被瑪耶所遮蔽,而被瑪耶投射出皇帝這虛假的身分。此世界是瑪耶以遮蔽的力量及投射的力量創造出來,一方面瑪耶遮蔽了宇宙無所不在的梵在萬事萬物中,另一方面瑪耶投射出萬事萬物的不同形相與特質,此世界在本質來說是虛幻不真實,只有梵才是真實的存在,但人們被「無(Ignorance/ Darkness)即無知或瑪耶(Maya)所蒙蔽,他們不能覺知梵的存在,誤以為自己所接觸的世界是真實的。在生格拉其中一首詩(Sri Dakshinamurthi Stotram)中,指出此世界是造物主「梵」幻化出來的夢境,夢境不是真實,就像人們睡覺時在大腦中經驗到的一切,好像是身體外部所見周圍的事物,醒來後夢境中的所有人及事物都不會存在,只是從自己的大腦中發生。


生格拉從而提出,梵看上去有兩個:即上梵與下梵。上梵是真實的存在,下梵是人們受瑪耶所影響而對上梵的觀察,似乎有屬性、有差別、有男、有女,還有神靈、天界。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虛幻。此即《奧義書》認為梵與我(自己/Self)同一的,因為梵有真假之分,所以我(自己/Self)也有真假之分。真梵不可知、無形無相、絕對同一,它通過幻力(瑪耶)變現出眾多不同的形相,從而由不可知、不可見、不可觸,變為無數幻相的宇宙萬有,即假梵。同樣,我也有分真假,真己是不變之我,稱為阿特曼(Atma),它等同於真梵,即不變之我、宇宙的本體,為自在之體(真己)。假我即世間小我、宇宙大我(Ahamkara/ Ego)、個體靈魂(Jiva),為真己之幻相。


 


〈逍遙自在之道〉


生格拉繼承《奧義書》的傳統,他認為所謂解脫,即逍遙自在,就是要消除無明(無知與黑暗),認識下梵的虛幻性,真正的自己(Self)就是上梵,上梵或稱真梵與真己同一。生格拉認為要悟證「梵己同一」的真理,必須要獲得真己的知識(Self-knowledge),即真實的知識(jnana),從而獲得解脫(moksha) ──逍遙自在,即尋回自己的恆常本質,回歸真實的存在,永恆的國度,不再經歷輪迴生命的過程,因為目的已達到。輪迴是過程,是讓人去經驗,目的是脫離輪迴,到達永恆真實的國度。生格拉認為真己的知識可使人在生前即獲得解脫,這種生前解脫者稱為有身解脫者(jivan-mukta),對他來說,他的存在只因肉體仍存活著。待剩餘的業力燒盡以後,即肉體死亡時,他稱為無身解脫者(videha-mukta),到達永恆、真實、自在的世界,不用再輪迴。當獲得解脫之時,靈魂不再受苦,因為靈魂從此明瞭它與梵無所差別,對此虛幻的世界再沒有任何欲求,《奧義書》這樣描述:


「當棲止於心中的一切欲求消失之時,朽則將成為不朽,且於此達到梵。」

《大森林奧義書》(4.4.7)/《伽陀奧義書》(11.3.14)


梵文稱「解脫」為moksha,意即從捆綁中解放出來,即中國文化所指「逍遙自在」,在印度哲學中代表「寂靜」、「安祥」、「和平」的境界,也代表「不死」。根據生格拉的意思,解脫就是從反覆生死的輪迴中脫離出來。生格拉在他的著作《示教千則》(Upadesasahasri, 1.3-4)這樣描述輪迴的本質:


「業與身體結合時,喜愛討厭兩相起;隨之貪欲憎惡生,諸種行為也引發。」

「善業惡業由此生,無知之人再結合;猶如車輪之輪迴,永久強烈地流轉。」


生格拉認為輪迴的原因是無明,即無知,沒有真己的知識,誤以為真己/阿特曼(Atma)就是這個身體,即諸感覺器官與心理活動。人們不知道自己就是Atma,就是梵,於是產生欲望,由欲望而產生各種行為,惡業令人受苦,善業令人得到短暫的快樂。但此世間的快樂均伴隨悲苦與邪惡,就如一個銀幣的正、反兩面,帶有身體與無知活在此虛幻的世界就是一個翻轉銀幣正、反面的過程。若能獲得梵己的知識,便能斷滅一切欲望,悟出真己,即真正的精神根源。生格拉在他的詩頌《示教千則》(17.59)中這樣說︰


「我不生、不滅、不死,不老、無畏、一切知(All-knowing)

一切見者得清靜,悟得此者不再生。」


生格拉重視知識,他認為獲取真己的知識才是解脫之道,通過有道德的生活、崇拜、苦行和冥想,只是準備階段,淨化身心,使人在靈性上有資格學習真己的知識。沒有真己的知識,所有的準備功夫都不能使人到達目的地。故此生格拉所提出的解脫之道又稱為「知識瑜伽」(jnana-yoga)。生格拉認為當一個人修行至身心淨化,沒有貪嗔等欲念,明確道德正法,這人便可獲得「梵己」的知識,得到真正生命的解脫──逍遙自在。

 

 (上部分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