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太上清靜經》

 


《太上清靜經》


老君[1]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2]。大道無情,運行日月[3]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4]。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5]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6]。降本流未,而生萬物[7]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8]。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9]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10]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11]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惟見於空[12]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13]。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14]。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15]。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16]。上德不德,下德執德[17]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18]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19]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20]

 

 

【註疏】

 

[1] 老君,即老子,中國最神秘的聖人,即使在漢朝司馬遷(145-?)《史記》記述老子生平,只能列出幾個可能的版本,也誠實地說出他只能在流傳的資料中交代出來,不能說是千真萬確。(有關老子的資料可參看︰《眾妙之門:《道德經》解讀》概述部分,林楚菊著述,青松出版社,2022年。)老子是道教開山鼻祖,稱為太上老君,即專責導人歸向真理的師尊。此《太上清靜經》就是老子的說話,如《道德經》一般,《太上清靜經》是《道德經》的延續。

 

[2] 在《道德經》中,老子所指的道,可稱為小,因其隱藏在最微細事物中,也可稱為大,是一條廣闊筆直的大路,不是崎嶇小徑,故此《太上清靜經》開首說「大道」。這大道沒有形象,無物,無聲,無味;眼不能看,耳不能聽,口不能嚐,手不能觸摸。這「大道」就像一個大虛空,只能以「空」比喻之,卻能生育天地萬物。天地萬物由「道」所生,即創造,「道」即伊斯蘭信仰造物主的意思。

 

[3] 這大道主宰萬事萬物,從不會偏私偏愛,所以說「大道無情」,大道的慈愛超越世間人類的情感,在《道德經》第79章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無親」就是這裡的無情,也表示大道依法則公平地對待眾生萬物,不可能有偏私。道主宰一切,日月運行,各依其規律,這是道所使然,正如《道德經》第25章所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這個「母」就是天地萬物的源頭。

 

[4] 大道也沒有名字,《道德經》第1章開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說出來的道,都不是恆常的道,可以說出來的名稱,都不是恆常的名稱。所以「天地母」只是比喻說明,大道根本沒有名字,也不是任何言語可以完全表達出來。

 

[5] 老子在《太上清靜經》中接著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也是《道德經》第25章所接著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只是老子勉強把此永恆不變的真理稱為「道」、「大」或「大道」。

 

[6] 此道可分為清與濁,即《道德經》第42章所指︰「道生一,一生二」。「清」代表精神,「濁」代表物質。「清」屬陽、屬天、屬男、屬動。「濁」屬陰、屬地、屬女、屬靜。萬物創造就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純粹精神便沒有形相,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純粹物質就是一團泥土,沒有生命意識,就如一個人死了,其身體就只成為僵屍,不能活動。這清的精神意識從天而來,是萬物的生命氣息,充滿光明。萬物呼吸、成長與運動都依靠這精神,是純陽氣息,以男性原理來表示。物質從地而來,屬於污濁,沒有光明,只是一團死物,屬陰,即沒有光明,以女性原理來表示。道教太極圖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生命就是這樣以精神與物質的結合展示出來,人們透過可見的物質領悟不可見的精神。每一個人無論是男是女,皆有屬陽與屬陰的品格,屬陽即重視精神層面而昇華,屬陰即重視物質層面而墮落。


 在古代不同地域,只有男性可以接受教育,研習經典,所以男性比較明理,光明正直;女性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不認識經典的教導,只能重視肉眼所看見的物質,沒有精神修養,容易變得陰險、愚昧,也所以為何女人與小人被看作同等而應該遠離。事實上,男女皆平等,均是陰陽的結合,男女都可以發展成為君子或小人。修道不分男女,而是看那人有沒有修道人應有的品格。印度聖賢生格拉(Adi Shankarachaya, 788-820 AD)如果女性擁有男性品格,就可以修道脫離輪迴苦海。聖賢生格拉曾把最高精神導師佩帶的頭冠贈與精通煒丹諦哲理的女士。印度最早期《奧義書》並沒有男女歧視,女性若有求道傾向也可以學習梵知識。男與女只是精神與物質的代名詞。

 

[7] 降本流末指生命是從天而來,從天流下來到最底,所以萬物的本源屬於天,是純陽的生命氣息。

 

[8] 清是指精神,濁是指物質,精神附在物質中,是物質的本源,即生命所在。精神是活潑,所以是動,儘管這「動」人們不會察覺到,例如人們身體內每個細胞的呼吸人們無法察覺;「靜」是指物質的靜止狀態,物質需要生命氣息才有活動能力,所以靜的基礎就是動,物質需要有精神在內才能在靜中有動,而不是完全死寂,滅亡,沒有生命。

 

[9] 人與天地互相感應,清靜是人的本質,人能回歸自己本質,天與地就會歸回原初狀態,表現出良好氣候與生態環境。《道德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

意思是︰天與地相互應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沒有作出命令而大自然會自動調和均勻。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39)

意思是︰自古以來能夠得到道是這樣︰天得到道就清明,地得到道就穩定。

 

[10] 人的精神原本光明純潔,所以在人熟睡(沒有發夢)的時候,心神沒有受任何外物與內在思維活動左右,人的精神與身體就會自然復修,回到最佳狀態。澄,是指水經沉澱後而變得清澈。澄其心,即心靈經淨化後回復清靜安寧

 

[11] 六慾按《呂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慾望。三毒是指貪、嗔(憎恨)和痴(愚痴),貪令人永不滿足,嗔令人產生惡意,痴令人產生錯誤的認知,三毒中愚痴是最根本。

  

[12] 印度經典《奧義書》說人的心中存在空間,這空間就是「梵」,即《道德經》所指的道,即人們看不到,聽不到,嗅不到,觸摸不到的虛空,道是無,從無中生有(即萬物)。當人們內心在靜默中,不受在內、在外,人、事物和意念的紛擾,在入定中感受空無一物的虛空,這就是清靜本質,令人舒適安祥。《道德經》第6364章說︰「是以聖人欲不欲」,意思是聖人所想望的就是沒有欲望,因為在沒有任何慾望左右下,人們便能體會自己的清靜本質,這清靜是由空而來。

 

[13] 湛,粵音斬3(zaam3),指深和清澈的意思。湛然常寂,指在靜坐中能夠達到深入且心靈得到淨化,如水般清澈。這樣心神常常處於寂靜,不會被外物動搖。

 

[14] 「應」指對事物作出反應,「常」是恆常穩定的意思,這對應事物的反應是恆常而清靜,常住於自己之中,不受苦與樂、喜好與憎恨等對立面所干擾。

 

[15] 道是自己的本源,只是返回自己本源,實質對自己沒有增或減,這「得道」的說法只是讓人容易理解。由人出生呱的一聲落地與道分離,人習慣向外認知和求取,從來沒有想過隱藏在自己內裡的巨大寶庫。後來得知這秘密,便努力發掘,終於有一天把真正的自己發現,人的精神成為無極(Brahman/ Nirguna),無極藏在有限的身體內。

 

[16] 《道德經》所描述的聖人不會與任何人競爭︰

 

「夫唯不爭,故無尤。」(8)

意思是︰由於德行崇高的人不會與人鬥爭,故他們不會有過失和怨尤。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66)

意思是︰正因為這樣的聖人從不會與人相爭,所以普天下沒有人爭得過他。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68)

意思是︰善於做將帥的人不輕易動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被人激怒,善於對付敵人的人不戰而勝,善於用人的人對別人謙和卑下。這就是與人無爭的美德,這就是善於用人的能力所在。這就是符合自然天道法則,是遠古時代最早的準繩。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81)

意思是︰聖人不會儲存、保留,盡自己所能服務別人,自己也會更加富有;盡自己所能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更多。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利益萬物眾生而不會作出傷害;聖人的法則就是只會把道實踐,不會與任何人競爭。

 

[17] 《道德經》所描述的聖人不會自以為有德行,比別人優越︰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38)

意思是︰具有至上德行的人不會刻意求德,或自以為有德行,只是順應自然,所以他們具有德行。具有低下德行的人處處有心求德,不想失去德行,所以他們沒有德行。

 

[18] 「妄心」指虛假、錯誤的思維用心;「驚」指觸動、紛擾;「神」指精神、專注力。一個人的專注力能夠集中,思想自然清晰,不受紛擾。相反,如果人們用心錯誤,即所謂三毒中的「痴」,就會令專注力受紛擾。「著」指執取、執著,即受外在事物的紛擾而放不下,不能自拔。這樣便對外在的事物有所渴求,此渴求成為一種貪念,求而不得則苦,得到後又轉眼間或改變失去也是苦,即是煩惱。

 

[19] 人因為對外在世界有欲望,而不是對修道有欲望,所以時常充滿煩惱,只有道能令人明白存在的真諦,脫離世界這苦海。這世界是給有欲望的人去追求實現,這世界的所有欲望伴隨苦樂和善惡,是一個追求這世間事物的人永遠不能擺脫。修道就是要脫離生死苦海,不再為了追逐欲望生而又死,死而又生,而是往生到一個清靜無為的世界,即意識進入更高境界,成仙、成道、成聖。在追逐欲望的過程中,人會有諸多煩惱,並且會受到「濁辱」,即污染和侮辱,即使是「無私奉獻,服務人群」,無論是「損己利人」,還是「損人利己」,在此世界打滾,也會受到「濁辱」,沒有修道的人結局一定是悲慘,這是由於人的本性愈來愈敗壞,失去真常的本性,與道愈來愈偏離,要返回道就愈來愈困難了。

 

[20] 這道是「真」和「常」,即沒有虛假,也不會變更,能領悟者自然得到。能夠領悟真常之道,就會常在清靜中,因為清靜就是人們自己,返回自己,就是道。印度聖賢生格拉指出,明白梵己知識的人,能脫離世間一切欲求,這知識就如火把過往業障燒掉。這人再不會有新的業障,只是順其自然地生活,此人即成為即生解脫者(Jeevan-mukta)待剩餘的業力燒盡,就會自然死去而不會投生這苦海,可以往生到更高層次的世界,道教、印度教和伊斯蘭信仰均指出除了人的世界外,還有眾多天界。

 

 

 

 

〈完〉

《玉皇心印妙經》

 

《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1]。恍恍惚惚,杳杳冥冥[2]

存無守有,傾刻而成[3]。迴風混合,百日功靈[4]

默朝上帝,一紀飛昇[5]。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青[6]。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深根[7]。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體真[8]。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9]。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10],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11]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12]。聖日聖月,照耀金庭[13]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14]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15]。丹在身中,非白非青[16]

持誦萬遍,妙理自明。


 

【註疏】

 

[1] 道教說煉丹,這丹是指人先天純陽的靈,即印度宗教哲理所指宇宙未被創造之先整體為「一」的靈,稱為宇宙金蛋或金胎,梵文為Hiranyagarbha。在《古蘭經》,一神(Allah)說祂從一個靈創造人類,一神所創造的第一個人稱他為阿丹(Adam),「丹」這音即是道教所指的丹也人類最原始、最原初的靈,就是這「丹」也。所以《古蘭經》說人們要「返本還原」,就是要回復人們最原初這「丹」的狀態。要修煉這「丹」,要有三種藥,這三種藥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

 

上品

 

l  道教所指的「元神」,是人之內的靈光,藏在兩眉間大腦內的部位,稱為方寸、寸田、上丹田、天心、玄竅、玄關一竅或先天祖竅;

l  人們多作用於自身的精和氣,若沒有經過修行入靜冥想功夫,一般人不會察覺自己的元神,靈魂也不會有元神的靈光,因為被污雲遮蔽;

l  印度稱這「神」為真己(Atma)、意識或「覺」(Chit/Nature of knowledge),這「覺」才是真實且恆久祥和,也是經過修行才可達到。

中品

l  氣是指身體流通的呼吸和氣息;

l  人們一般能察覺自己的呼吸,卻不能察覺身體內氣息的流通,道教稱為「胎息」,即入靜冥想時,呼吸停頓而只有身體內呼吸;

l  印度經典說出人之內有五種氣息,即︰

(1)    元氣(prana),從肺部經鼻、口呼出、呼入的氣;

(2)    下氣(apana),向下移動者,負責排泄;

(3)    行氣(vyana),維繫元氣和下氣兩者的氣,負責上下移動;是在入靜冥想中,呼吸停止後,維持生命的氣息,即道教所指「胎息」;

(4)    中氣(samana),散佈全身,將粗大食物送往下氣,細微部分(營養)送往各肢體;

(5)    上氣(udana),高於行氣,負責吞吐食物和飲料;也負責在人深層入睡時把靈魂送往沒有被遮蔽的真實世界;也負責在人臨終時把靈魂從頭部送走的氣,呂純陽祖師留給後人的《太乙金華宗旨》〈元神識神章第二〉曰︰「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即身外有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呂純陽祖師的教導與印度經典的承傳有相通之處。

l  這氣藏在心中,為心所主宰,即道教所指中丹田,在胸部膻中處。

 

下品

l  精是指身體精華,這精華藏在兩腎之間,即道教所指下丹田,即肚臍以下整個部位,與身體機能有關。






























[2] 恍恍惚惚,似有似無,模糊、隱約的意思。杳,粵音秒(miu5),即幽寂、深遠、渺茫、消失、不見蹤影。冥,粵音皿(ming5),指幽深、深沉、高遠、遠離。冥此字可指天空或陰間,此經所指應是天空,即天界。

 

[3] 「無」就是《道德經》所指︰「無,名天地之始」(1);「有」就是《道德經》所指︰「有,名萬物之母」(1)「無」指道,即無形相,人的精神;「有」指生成物質,即人的身體。我們的精神要純正,守著自己的身體,精神不分散及外移。這「存無守有」的入靜狀態,若日子有功,就能做到「傾刻而成」,即精神集中,即能達到入靜。

 

[4] 「迴風混合」指體內的氣達到柔順狀態,這身體不同部位內發出的生命氣息,就如微微釋出的涼風,在印度經典中也有提及。道教認為修道最先要修好自己的身體,從而使精神能在沒有障礙下繼續昇華,所以修道最先要建立基礎,稱為「築基」。基礎打好,才能建築樓房,這最先打好基礎的過程需要一百日時間,所以稱為「百日築基」。此兩句經文指︰若人的靈魂有修煉好一百日的功夫,便能做到氣息柔順清淨。

 

[5] 此經文提到「上帝」,即天地的主宰,只有一,沒有多位,所以《道德經》常常把「道」稱為「一」。印度修行者稱為瑜伽士(yogi),他們以冥想崇拜「自在天」(Ishwara),即天地萬物之主,而不是進行不同的宗教拜祭儀式瑜伽士入靜冥想就是拜神,不是拜多神,而是只敬拜獨一的神。這種以冥想敬拜的方式即此經所指的「默朝」,默朝的對象就是上帝,對應之前的「冥冥」是指向天,也對應之前的「傾刻」,所以此處說︰「一紀飛升」,即思維立刻就在天上以靜默敬拜上帝。很多人忽略這兩句經文的意思,誤以為修行就是自己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實踐,也誤以為修行就是無神論者不會敬拜神,很多人忽略印度《瑜伽經》的修行是不可脫離獨一主宰的修行方法,冥想就是敬拜,是最高層次的敬拜,因為可達到神己合一,自己即道也,所以《道德經》這樣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10)

 

[6] 前經所述冥想的對象是上帝,所以在冥想時就等同在天界中,能夠在天空的光明中踏步,呼吸清新的空氣。

 

[7] 《道德經》第6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玄牝即玄妙的母性,即孕育天地萬物的道,此經說「出玄入牝」即是在這玄牝之門中出入,其感覺就是「若亡若存」,即自己好像消失了,即所謂「坐忘」,但又能知覺到所發生的變化。此經說「綿綿不絕,固蒂深根。」即對應《道德經》第6章︰「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這天地萬物的根源連綿不絕,若隱若現地存在,其作用無窮無盡。修道入靜者,就是進入這根源的深處,才能悟道成仙。

 

[8] 前經提到「上藥三品」,即人與生俱來的精、氣、神,根據道教修煉的解說,精藏在兩腎之間(下丹田),當修煉有成,在入靜中,這「精」會上升至頭部兩眉間(上丹田)之內與「神」匯合,所以說「精合其神」,然後再下降至心部,即胸骨中央處(中丹田)與「氣」匯合,所以說「神合其氣」。這個過程是生命氣息的流通,即煉丹有成,身體會得到淨化滋養,所以「氣合體真」。修煉者的精神會常在清醒狀態,不容易疲倦,身體也會更健康,自動復修平衡的機能會活化。

 

[9] 神是指人們的元神,即印度《奧義書》所指的真己(Atma),這真己一般人無法感知,必須透過修行才能感知。這元神在人的身體內,人才能成為一個活人,否則就是死了的身體。這神所表現的狀態就是一個人的意識和專注力,無形無影,聽不到,看不到,觸摸不到,因為神永遠都是一個主體,不是一個被認識的客體或對象,所以「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第1)。神本沒有任何形相,只是依附在身體內便有了身體形相,所以此經說「神依形生」。而身體的精華,即「精」是要靠「氣」的運行才能活化,使人的身體健康有活力,所以此經說「精依氣盈」。

 

[10] 「三品」指精、氣、精;「一理」指「道」即真理,只有一,沒有二或眾多,所以為什麼無論是印度正統或道教修行,均強調「守一」,《道德經》多處強調道就是一︰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10)

「故混而為一」(14)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22)

「昔之得一者」(39)

「道生一」(42)

 

[11] 神是人的意識及專注力,本與道為一,不可分割,道或神就好像空間一樣,依形聚合在一處,就成為可見可觸摸的形相,所以「其聚則有」,散了就歸回空間,所以「其散則零」。《道德經》多處把「道」喻為大虛空,無形,無聲,無味、無嗅。《道德經》︰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4)

意思是︰道,虛空無形,其作用無窮無盡。道,深遠啊!好像萬物的主宰。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5)

意思是︰天地之間,正好像一個風箱啊!

 

道就是遍在的無限空間,人的身體就是有形相的瓶子承載著空間,這空間就是道。當瓶子被打破,原先瓶內的空間就會溶入大空間中而不見了,所以說「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12] 「七竅」是指人們頭部的七個孔︰兩眼、兩鼻孔、口和兩耳孔。這七個孔都是通向喉部的管道(氣管和食道),當人體運行的氣暢通,七竅有氣息的流通而得到活化,即能運作良好,所以說「七竅相通」,而且因為元神的發光,這七竅就如燈籠的孔,每一竅都發出光明,所以說「竅竅光明」。


[13] 根據道教修煉解釋,「聖日聖月」指人們的左右兩眼,是元神日間所藏之處,而「金庭」就是兩眉間的位置,即第三眼。元神在兩眼的光若能回歸第三眼,就是開竅,可以修道成仙。

 

[14] 「太和」指祥和氣息,「寒瓊」指天界。煉丹有成,在冥想入靜中,天界那祥和、清涼的氣息會充滿全身和四周,骨頭也像消散了,與整體氣息混為一體。這時這個人不是進入天界,而是他就是天界。

 

[15] 「丹」指人們最原初的純陽之靈,只有光,沒有黑暗。人們能夠經修煉返回原初的靈(即元神開竅),這人便可成為永恆的道,即道教所指成仙,不用再生為凡人,經歷循環不息的生老病死。人的身體一出生就會漸漸患病,衰老至死亡,這是為人順向發展的過程。道教說︰「順則亡,逆則生」,也是此經所說「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16] 元神就在身體之內,等待人們發掘修煉。這元神沒有顏色,沒有形相,不是實物,所以說「非白非青」。透過入靜功夫,在靜中,此元神才能夠慢慢起作用。元神的本質就是「常清靜」,這本質會在附錄()《太上清靜經》中解釋。

 


〈完〉